全書共有7章,作者先講述陪伴母親抗癌過程,到反思照顧者在香港面對的挑戰。
1/ 我的照顧旅程
作者交代家庭背景,外婆照顧母親、母親照顧作者成長,反映傳統的照顧關係。到摯愛的母親確診肺癌,輪到作者全力照顧病母,描寫她陪伴母親走過抗癌旅程的艱辛。
2/ 我不想面對死亡
母親不敵病魔,與世長辭。雖然萬分捨不得,但作者認為母親終可脫離病痛,帶出照顧者對親人病逝的矛盾心境。作者亦從母親的人生,反思何謂無憾的「死得好」。
3/ 身後事
作者帶着喪親傷痛處理繁複身後事。同一位家人離世,作者及其他家人面對的方式不同。作者以其專業分析原因,認為毋須急於放下喪親傷痛,也可承繼逝者的意志開始新生活。
4/ 我的照顧不 「正規」?
身為學者,作者有從事香港照顧者研究。這章會檢視香港的照顧者普遍面對的問題,最艱難的無疑是家庭關係及經濟壓力。作者因為照顧母親,更深深明白當中的困難。
5/ 隨遇而安,見招拆招
「隨遇而安」是作者母親的教誨,作者安然接受母親患病,但面對照顧的障礙則主動出擊,見招拆招。這章作者分享如何與醫生、外界求助的溝通方法,鼓勵照顧者積極求助。
6/ 照顧路上,我最怕什麼?
照顧者面對不同壓力,從擔心失去親人的焦慮、被挑剔做得不夠好,甚至面對病人有自殺念頭的都有。這一章作者從剖白自己到照顧生活上遇到的心魔,講解如何面對。
7/ 照顧人,也要照顧自己
這章除了分享紓緩照顧壓力的方法外,作者亦鼓勵照顧者思考「未來」,不論是忙裏偷閒培養嗜好,以至從照顧工作「畢業」後,如何再規劃自己人生,顧好自己身心需要。
1. 人口老化,不少年輕人需要投身照顧年邁親人,或已有這方面意識。作者為年輕大學講師,以細膩文字記錄照顧患癌母親至喪親的心路歷程,易引起讀者共鳴。
2. 作者亦是註冊社工,會以自身經驗出發,講述如何照顧摯親、疏導從照顧衍生的情緒,與病人及醫護溝通的經驗等,提供對照顧工作有幫助的資訊。
3. 社會關注照顧者承受沉重壓力但未有積極求助。作者於此書強調,只要處理得宜,照顧者生活縱使充滿挑戰,亦可以有質素地陪伴病人走過這歷程,從中鼓勵照顧者。
購買實體書
購買電子書